客家农村常见的这种树,浑身是宝,叶子还能做菜!
在客家农村,村道路尾,屋前屋后随处可见一种四季常青的灌木,其味道独特,生命力极强,任火烧泥埋,采伐蹂躏依旧茁壮成长。
因其有布散风惊,治头痛风湿,被客家人称为布惊草;又因其能驱赶蚊子,亦被称为蚊惊树。
阳春三月,布惊树开始吐嫩芽,熟悉它的人就知道,这是一道可以入菜的佳肴,风味独特。
布惊树嫩芽,是很多客家人最喜爱的野菜之一,也被称为“布惊心”。
采摘下来的布惊树嫩芽,经过水煮过水后,再用水浸泡一个晚上,既可以自己吃,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,高价时可卖到十多元一斤,整个采摘季下来,收入相当可观。
布惊树学名叫“山牡荆” ,用途非常广泛,说布惊草在客家人的心目中全身是宝一点也不为过。
在客家女子将近生孩子之前,家人会挖一些布惊草头和枫树头晒干,等到坐月子的时候用这两种植物煮水冲凉,以防产妇坐月子后的风湿抽筋。
每到布惊草开花结果之时,还有许多客家人会采摘布惊籽,然后晒干缝制成枕头,给刚出生的小孩做安眠去湿之用。
此外,摘布惊枝叶煎汤洗身,可以治皮肤病,摘其嫩叶擦身子可治癣疥。在以前,每到夏天蚊子到处猖狂的时候,在瓦屋居住的客家人就拿晒干的布惊草放置屋内燃烧,布惊的味道在屋内四处弥漫,蚊子闻味而逃。
它还是客家人酿酒时的“保鲜剂”和包粽子时的“添加剂”。
清洗发酵的酒缸时,在酒缸倒入热水后,把新鲜的布惊草枝和思茅绑成一扎,用来刷酒缸,刷完后把水倒掉,等酒缸冷了后再把拌匀了酒饼的“酒饭”放进酒缸内。
而“酒饭”放进酒缸后,要把它整平,并在其中间挖一个小湖,把扎好的新鲜布惊叶树枝和思茅放在上面,就能保持酿酒的鲜美度。
而在端午节前的一个星期左右,客家人会砍一大把布惊草,然后将其晒成八、九成干后,把其烧成“地灰”(草木灰),再把这些布惊灰收集起来,用布滤成干净的黄橙色的布惊灰水,加之于糯米上,煮粽子时布惊的独特香味和粽子叶、糯米混合一起,顿时香味四溢,让人胃口大开,这种粽子客家人称为灰水棕。
如今在农村,布惊草依旧和客家人朝夕相处,善于采集草药的客家人已经把布惊草当做传统草药之一,并在新的草药研发中,不断拓展着布惊草的药物作用。